在美国年收入10万美元=在中国年收入70万人民币吗?

Connor 欧意交易所 2024-04-19 64 0

老张是某公司高管,年收入70万人民币,他的儿子小张,高中毕业,留学美国。

小张和他的国内同学不太一样,人机灵,口语好,善与人打交道。本科、硕士阶段一直能拿到美国公司的OFFER,开启了CPT(Curricular Practical Training,课程实习训练),且实习公司都还是上规模的大公司,有美国500强,也有世界500强。

毕业季,大多数国内同学在美国海投没起什么水花,就回国找工作了。小张则拿到了好几份OFFER,权衡利弊后去了其中一家,年收入10万美元,开启了OPT (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,选择性实践训练)。

在美国年收入10万美元=在中国年收入70万人民币吗?

收到喜讯后,张太对老张说:老头子你现在已经不行了,儿子刚毕业薪水就超过你了。

老张不服气说:所以说,头发长,见识短,你根本不懂,70万人民币的购买力,远超10万美元。

那么现在问题来了:老张和张太到底谁说得对呢?

其实老张和张太都有可能说对。

美国人工比中国人工贵很多,吃人工的消费,1美元≈1人民币。

比如理个发,20-50美元;洗个车,20-30美元。所以,留学生心疼钱的,会买个电推子,车呢,也尽量自己洗。

人工占大头,物料占小头的消费,1美元≈3元人民币。

在美国年收入10万美元=在中国年收入70万人民币吗?

展开全文

有三个女生去美国海底捞吃饭,算上小费,消费掉差不多150美元,人均50美元,国内海底捞一般120-150吧。法餐、日料店,更贵,吃一顿,得人均100-200美元。

人工物料五五开的消费,1美元≈4人民币。

商务酒店50-150美元/晚,外出吃烤肉啊、牛排啊,人均50-100美元。

物料占大头,人工占小头的消费,1美元≈5人民币。

麦当劳或肯德基,人均5-15美元。义乌生产的小饰品、小工具、小配件之类的低价商品,都比国内稍贵。

吃物料的消费,1美元≈7人民币。

手机,牛仔裤,耐克,新百伦这种。

美国有自然禀赋优势的产品,1美元≈8-9人民币。

在美国年收入10万美元=在中国年收入70万人民币吗?

火鸡,平时0.9美元一斤,一加仑牛奶,3.78升,4美元一桶,汽油算下来,每升0.9美元,油品质量要比国内的好。

奢牌,1美元≈10人民币。

爱马仕、LV、范思哲、纪梵希、卡地亚等等。

这么一样样比较起来是不是很麻烦?而且同样东西,各地价格也不一样呀!嗯,有更容易搞明白的,经合组织(OECD)有按购买力平价(PPP)计算的汇率。

在美国年收入10万美元=在中国年收入70万人民币吗?

也就是按购买力平价算,2024年的1美元≈3.77人民币。

这样结果就出来了,小张10万美元的收入,按在美国的实际购买力算≈37.7万人民币,不及老张的70万人民币的收入。

但为什么说张太的说法也有可能是对的呢?

是这样,房子不算作消费品,CPI里没含住房消费。我们转换思路,来看看房价收入比:

根据经济学家任泽平的最新研究,2023年纽约市中心房价收入比为12,北上广深市中心房价收入比分别为33、44、37、32。所以,如果在美国买房,1美元≈20人民币。

在美国年收入10万美元=在中国年收入70万人民币吗?

极端一点,假如小张豁出去了,不吃不喝,赚来的一分一厘都用来买房,那么小张的收入≈200万人民币,远超老张的收入水平。当然,这种奇葩消费方式是不现实的。

贴近实际一些,假如小张在美国处了对象,所以将挣的钱,一半用于平时消费,一半存起来买婚房,会是什么结果呢?

这时候1美元≈11.88人民币,10万美元,相当于118.8万人民币,比按照汇率在中国执行同样的计划(消费+婚房),要省不少钱。

但买房的消费,对已经有很宽敞自住房,且没计划再买房的老张来说,是不成立的,所以,老张结合自己的消费特点(没买房意愿),说小张的收入从购买力角度不及自己,还是有道理的。

而反过来,小张如果不靠爹妈,成家立业全靠自己,那么,在美国活得会更轻松点。且,一半用于平时消费,一半存起来买婚房的计划,进展会更快一点。

所以,这道题结果是开放的,老张和张太都有可能说对。

评论